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銀鯧

學名Pampus argenteus ,地方名平魚、白鯧、長林、車片魚、鯧魚、鏡魚、草鯧、白侖、烏倫、楓樹、葉、扁魚。英文名Silvery pomfret,日文名 。鯧科
  形態特徵: 體呈卵圓形,側扁,一般體長20~30厘米,體重300克左右。頭較小,吻圓鈍略突出。口小,稍傾斜,下頜較上頜短,兩頜各有細牙一行,排列緊密。體被小圓鱗,易脫落,側線完全。體背部微呈青灰色,胸、腹部為銀白色,全身具銀色光澤並密佈黑色細斑。無腹鰭,尾鰭深叉形。 體側扁,略呈菱形。口小。鱗片小易脫落。體色銀白,背部較暗。無腹鰭;背鰭與臀鰭呈鐮刀狀;尾鰭深叉。
  習性:生活於5~110公尺海域,幼魚喜躲藏在漂浮物下面,成魚則常與金線魚、?魚或對蝦等混游。肉食性,以水母及浮游動物為主。繁殖期由冬天到翌年夏天,成群於沿岸的中水層產下浮性卵,在秋天往外海移動,孵化後的幼魚成長至3公分即往外海游去。
  產 地: 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。我國沿海均產之,東海與南海較多。主要漁場有黃海南部的呂泗漁場,可形成較大的漁汛。
  產 季: 漁期自南往北逐漸推遲,廣東及海南島西部漁場為3~5月份;閩南漁場4~8月份;舟山及呂泗漁場4~6月份;渤海各漁場6~7月份。
  經濟營養價值: 系名貴的海產食用魚類之一,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5.6克、脂肪6.6克。肉質細嫩且刺少,尤其適於老年人和兒童食用。加工製品有罐頭、鹹干、糟魚及鯧魚鯗等。對於消化不良、貧血、筋骨酸痛等病症有輔助療效。
  銀鯧是出口品種,其英文名為Silvery pomfret,日文名為。輸往國別和地區:日本,香港,澳門。出口口岸:遼寧、河北、天津、山東、江蘇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。
  【觀賞魚銀鯧】(見圖)
  屬擬鯉科,淡水觀賞魚
  別名:銀盤鯧、銀盤魚
  原產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、圭亞那等地。體圓盤形。體長20厘米。體銀白色,腹部、腹鰭、臀鰭只在繁殖季節時,才透出粉紅色。喜群游,集群游動時,鱗片銀光熠熠,別有情趣。飼養水溫20-24℃,對水質要求不嚴格。餌料以水蜓蚓、小魚、肉塊為主,也喜吃水草。繁殖水溫26-27℃,水質為微酸性的軟水。雌魚每次產卵500-3000粒。它屬於食肉性魚類,在水族箱中不能與小型魚類混養。
  【附註】中文名銀鯧有兩種,一種是重要的海洋經濟魚類,一種是淡水觀賞魚類,如上述
返回列表